的拼图,陆舟已经掌握了两块。
其中一个是作为“眼睛”的he-3原子探针技术,至于另一个自然便是身为“躯干”的star装置本身。
事实上,作为螺旋石7-x装置的原型,star装置上该有的东西都是有的,只要对其中部分组件进行更新换代,陆舟有信心能够完成一次不逊色于螺旋石7-x所取得战果的点火。
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便涉及到了可控核聚变蓝图上的第三块拼图——即,作为“双腿”的超导磁体。
事实上,这块拼图陆舟已经完成了一半。
从sg-1导线合成技术完成之后,设计“基于碳基超导材料的超导磁体”项目就已经上马了。
也正如陆舟所预料的那样,sg-1导线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使得液氦制冷部件的工程体积可以得到极大的缩减。反应在图纸上的数据是,相比起铜氧化物线圈,至少能够节省20的工程面积。
而20的工程面积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能让star仿星器的约束磁场强度,比起它的前身a,翻上一倍不止!
另一边,在价值超过五亿rg-1导线的产能。
而生产出来的导线,基本上刚一出厂,便被送到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