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学者都是国际主义者,而他们的研究成果造福的也大多是全世界。谁愿意负担经费供他们继续研究,那么他们便会替谁工作。
只要“火种”计划开放的消息放了出去,甚至不需要过多宣传,他们自己就会买上机票飞过来。
除非美国人打算重启生物圈三号,或许勉强还有点用处,毕竟在经费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学者还是更愿意去软硬件条件更好的北美从事此类研究。
然而很遗憾,指望美国国会为这个计划买单,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加利福尼亚的实验堆和nasa申请下来的“阿瑞斯”计划都是经费黑洞,即使是美国也很难在承担两个超级工程的同时,再去负担一个大型科研工程。
哪怕这个经费黑洞,比前两者看起来小不少……
至于期待华尔街出钱,那就更不现实了。
洛克菲勒财团已经被这个生物圈二号坑过一回,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没有哪个资本家会再往这个大坑里跳一次。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快到了春节前。
所有的发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需要投送到月球上的设备,也已经装载到了蓄势待发的祥瑞号上,准备在春节的那天为全国人民送上一份别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