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列强是近代中国革命者的共识。这种共识甚至到了某种魔怔的程度——中国的教育曾经极度落后,汉语学习的难度太高。那么干脆把汉语给废除吧,我们要搞罗马化的新文字。鲁迅就曾经是这事的积极参与者。
先辈们走错了路,不表示他们不爱国。他们恰恰是太爱国,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幸运的是我们后来有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极大的强化了汉语学习中关于字形和语音的联系,让人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和记住一个字的读音。
阿巴亥在研究周青峰写的声母和韵母表,脑子里一头雾水。她多次看周青峰用这张表去教奴隶们学汉字,她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屑,坚决不凑近去看——她偷偷看,偷偷的听。一知半解的结果就是越学越糊涂。
短短半个月时间的零散教学,还不足以让奴隶学会拼音。可他们学汉字的速度是挺快的,而且发音都还算标准。阿巴亥看周青峰每天晚上都会把奴隶们聚集起来学习,心里就跟猫抓似得不得安宁,她总觉着周青峰时不时拿出来的这张表藏着某种天大的奥秘。
这就好像某种惊天动地的旷世秘籍,一旦流传就能引发血雨腥风,学会了就能无敌天下。又或者这薄薄的纸片代表某个巨大的宝藏,只要破解就能富可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