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域,东北域西北域及海外域七位负责首领皆是逐一报告各自领地内部的现况。
在燧皇年间,是所有部落的首领都必须亲自赶过来向燧皇报告。
可是,燧皇年间所有部落加起来也不超过三千之数,人族实际统治范围也并不是特别的遥远,所以燧皇还有时间慢慢接待,部落之主也能相对迅速的赶到燧人部落。
可是三十万年过去了,人族的人口翻了数万倍,部落数量也增长了百余倍,统治领地更是往外面不知扩充了多少。
如果还像原先那样,每一个部落首领必须亲自过来的话,那么距离最远的那个部落首领修为不怎么高的话,可能得花数百,乃至于上千年才能赶到庖牺部落。
这还得他运气很好,半路没有遭遇任何危险,如果遭遇了危险,那就可能过来了。
伏羲考虑到种种现实存在的问题,最终将原本的人族疆域进行了划分,划分了数个阶层。
下面如何处理他是不管的,他只管与他直接进行交接的九个最强大部落首领。
可以说,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点类似于诸侯国的雏形,只是并没有形成国家,而是依旧以部落进行划分和统治。
但是本质上的确是和诸侯国的形势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