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好苗子,至少从外形上不会被刷掉,嗓音也没有因为变声而沙哑低沉亦或是尖锐,少年说话依旧温润醇朗。只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连正确的台词发声基础都不懂,但又因为拍过很多戏所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时之间想要改过来比较困难。这也是很多院校愿意录取什么都不会但是有灵气的“白纸”学生的原因。
三大艺术院校的表演考试,无论怎么编排,最终无非都是朗诵、声乐、形体、台词、表演几大类。因为是特训,所以李老师也没让晏谈从基础训练,而是针对他一心想要报考的中央戏剧学院,让他先专注于朗读这一项功课,先把初试给解决了。而基于晏谈本身的嗓音条件,李老师为他推荐了《致橡树》。在疯狂练习朗诵的同时,其他几项也不能忽略,因为最先开考的北京电影学院初试需要考台词、表演和声乐。
晏谈就像一块海绵,在不多的时间里疯狂的吸收那些他从未学过的专业技能知识,高频率的学习让他连晚上做梦都在梦里背着《致橡树》。
北京电影学院的初试是最先开始的,晏谈一大早从保姆车上下来走进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就遭到了各路记者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角度的拍摄,旁边还有不少粉丝前来应援。好在之前林诗音已经和他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