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在水坝上寻逛了一圈。虽然邓鸿超说的什么“自动化”,把这个水电站说得科技含量很高的样子,但大坝上,却是相当简陋。除了之前发现的那栋水泥楼之外,简陋的大坝上,就还有一组高大的的机器。
邓鸿超说,那应该是调动水闸的机器,光束射去一看,上面涂着黄色的油漆。油漆的防锈效果并不理想,机器体上有好多锈斑钻了出来。
除此以外,宽阔的坝体上,就再无他物。当然,所谓的“自动化”机器设备,肯定都是在坝体内部。水坝上边儿没水,没理由要摆到这上头来。水电站只是意外的发现,不是我们本身的目的。几个人在坝体上巡视一圈,终于确定了这里绝对是座无人看守的水泥钢筋。
在我印象中,弯拱如月牙的坝体,直径可能也就几十米长,最多也不过一百二三十米。比起陆地上的很多大型水电站,其体积也算不上是什么“宏伟奇观”。只是说,这里是地底之下,别说出现水电站,哪怕出现一把冲锋枪都觉得稀奇。
说到冲锋枪,之前咱们在检查那栋水泥房子时,看到了一排冲锋枪。旗娃想把它们拿出来,但转念一想,冲锋枪可不是什么永动机,没有定期保养的话,也是会发锈的。发锈的冲锋枪,自然无法正常击发。这样一说,这些苏联人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