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在业内早就众所周知,只是民众不知罢了。
其中的利益,难以想象。打个粗略的比方,一个五个人的小作坊一年做出一百本公约版童书,其中有60本没有大卖,40本卖得还行,能赚多少呢?
一本书粗制滥造的成本顶多五块钱,就这个价顶了天了,却能卖出去三十几元到七十元不等。
最差最差的那种卡片类的十元一本的书籍,十元看上去不贵,可它的成本只需要两元不到。
一年四十本卖得好,每本卖出去三千本,往低了说一本也能赚三万元,一个月出十本,那就是赚三十万,再推出几本成本要十元的所谓“好印刷”的精品书,定价为七八十的,带上点儿音频什么的,一年赚个一两百万是最基本的了,会营销的,做得稍微好点儿的,一年五六百万也实属平常。
业内都这么做,没人说出这其中的黑暗,你来做童书了,你踢爆了这个,这不等于坏了人家的生意吗?
毕竟,如果这些小作坊都是单个的,那无所谓,小马仔嘛,不足一提。可问题是这些小作坊有一部分是有团体的,在这类书籍里,是有几个大佬的,其中最大的一个大佬人称儒商甲哥,他手底下有两百多家这样的小作坊。
两百多家这样的小作坊是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