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说,我们这高大上的帝国文化馆里头……安排刺青?!”一个高管显然不敢相信。
“对,我们的帝国文化馆不用很大,两个门面那么大就行,每个大城市弄个五六个,我们的媒体持续宣传一下,先宣传几个名人的汉字刺青闹了笑话,引起大家讨论,再告诉他们有专门的研究汉字的专家在帝国文化馆,价格嘛,自然要比小刺青馆要贵,但也不能太贵,推出点平价的,让他们没什么钱的年轻人也能来玩玩。”
刺青,在海外十分流行,这几年也开始流行在刺几个汉字在身上,只是他们去的刺青馆大多数并不懂帝国文化,就随便挑选好看的文字,有些甚至刺个’我蠢’之类的在身上,因为觉得这个“蠢”字,很好看。
只是,这路线是不是太不高端了?
“还有,我们的苏扇也要改一改,改一些平价的,弄一部分上面不画山水画,就写字儿,刺青上什么字儿,画上就什么字儿。”
高管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也太土了吧?”一个艺术总监立刻反对:“扇子上写个字儿,这……这……这是糟蹋我们的文化啊!”
“扇子上画个山水画,人也不能理解你什么文化啊,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先来体验,愿意把汉字刻在身上,形成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