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
    声音不大,称得上是彬彬有礼,然而被叫了名字的人当时就脚步一顿,回头。
    是一个三十上下的年轻人,打扮朴素,头发以布巾束起,比起那些个在稷下学宫手上外钱多多的学生,显然是个吃低保的贫困户。
    稷下学宫是发给学生钱的,毕竟这里的学生不论出生,都是聪明并且满腹诗书的,说白了,都是贤才。
    但这世道不是每一个贤才都有钱的,就比如说是墨家子弟,尚俭,就算是除了著书立说还能玩些机关术以维持生计,但是大多都清贫得不得了,衣服上的补丁不少于三块。
    这些人,想要在稷下学宫心无旁骛地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为了生计发愁的人,都无法静下来心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了培养这些人才,政府也好,商人也好,反正都集资给在稷下学宫的学子发钱,保证他们能够在学习期间衣食无忧。
    这笔钱被称作“内钱”。
    至于外钱就是与之相对的,学生自己掏的钱。
    学宫中并不乏王公贵族,总不能要他们放弃绫罗绸缎与穷学生一起粗布麻衣?这是万万不能被接受的。
    所以除了内钱之外,开年之时,学生通通自带一笔外钱,交给学校统一管理,用钱的时候就直接从外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