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招贤令之故入秦。”
    荀子摇了摇头,却没有说话,这世界上谁都有可能因为招贤令的缘故入秦国,韩非除外。
    因为他是韩国的公子,王室的身份让他根本没有彻底为秦国所用的可能。
    但荀子也知道韩国王室的昏聩,以韩非的性子定然不被韩王喜欢,想来他这次入秦国,应该是被“发配”至此。
    荀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体贴学生的老师了,虽然知道韩非来的原因却不说破,相反还带着他参观灞下学宫。
    他身为一个学者,很喜欢这地方,因为较兰陵稷宫更加纯粹的学术气氛,也因为秦国焕发的勃勃生机。
    一个国家如果一心搞文化,是能在几年之中见到成果的,特别是这时代断问识字的人并不多,读书人的水准很容易提高。
    秦国人可以说是坐在进化的快车道上。
    荀子带着韩非在稷下学宫中参观,又意外见到了叶孤城。
    之前便说叶孤城身为灞下学宫的校长,总是在校园中转悠,跟教导主任似的,今天又到了他转悠的日子。
    看见韩非,他一点都没有惊讶,可以说是早就想到了对方有入秦的一天。
    说不定以他的情报网,在韩非入秦国的时候就知道了。
    叶孤城态度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