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同应和人一句,“臣附议。”
“臣亦附议!”
胡大人那处面色自是不好,也各自站起身来,辩驳一二。
这厢吵得不可开交。
赵誉往徐相那处看去,便见他搁了手中茶盏,放于一侧案几之上...不轻不重,却恰好让这满殿人听了个全。
方才尚还在辩论的几人,闻声是低下几分声来,到的后头是化为虚无声。
徐修开了口,是对赵誉说,“两位大人,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自开朝以来至今几百余年,恩荫制便一直都有...若骤然取之,怕是贵族、世家怕是要言论不休。”
“止恩荫,抑世家...”
徐修轻轻道来这一句,便又一笑,“依臣所言,不若把这每年一次的恩荫制度,更迭为三年一次。还有这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的说法,确实也得改改了。”
众位大臣,一听这话,头回未争论什么。
只是互相打了个眼,便又看向赵誉,是要听一听他的意思。
赵誉便顺着徐相的话,继续说了下去,“徐相所言,朕心甚慰...那就依徐相所言,至于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便更为一人入仕,嫡系子孙可荫补二人。”
他这话说完,便又看向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