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公元6世纪初),建康发展到鼎盛阶段,人口有28万户,为全国第一大城和江南经济中心。宫城加筑为三重,市区的范围也日益扩大,达40里之广。文化很发达,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此外,祖冲之的精确圆周率的计算和指南车的制造,也是在建康城完成的。佛教建筑众多,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经过东魏大将侯景和隋军先后进攻建康恣意毁坏,从而彻底毁灭了建康城,只留下小小的石头城作为蒋州治所。加之长江两岸地区的商旅往来都走扬州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一线,南京长期萧条,地位下降。五代十国时,南唐国(今江苏、江西和安徽一带)在此建都,进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南京重新得到发展。
明前期定都南京不过50多年,却是南京发展的黄金时期。朱元璋动用江南人民的人力物力,花了21年的时间修成南京城墙。城墙全部用砖石砌筑,夹缝中灌以糯米汁和石灰、桐油的混合液,以加强黏合力,因而极为牢固。城墙全长67里,不仅全国第一,而且超过巴黎城,为世界之最。为了防卫,又在南京城外利用天然土坡垒成周围达120里的外城,幕府山、钟山、雨花台等重要山峰都被包括在内。皇城作正方形,内有宫城。一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