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边缘,东、南为平原,西、北属山地,居华北平原、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三大区域连接部。顺华北平原南下,可以到达中原地区;沿燕山山麓东走,可以到达东北的林海雪原,那里历史上是女真、满等边疆民族生活的地区;越长城北上,可以到达蒙古大草原,那里历史上是匈奴、鲜卑、蒙古等边疆民族的家园。在历史上,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边疆民族的政权与中原王朝经常发生冲突和战争。因此,北京既是边疆民族政权南下的桥头堡,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周边民族军队的重镇。一旦边境局势缓和,北京又成为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北京的地位日益上升。
秦统一以后,北京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北部重镇。秦始皇在其北边重筑了燕长城,派兵驻守。隋炀帝、唐太宗东征高句〔gou沟〕丽时都在这里驻扎过。十六国时,来自辽河流域的前燕曾在此定都数年。
辽金时代北京进入了它的历史转折时期。今天津海河、河北省拒马河和山西内长城一线以北地区,在宋辽对立时期属辽的统治范围,称燕云十六州,北京就是燕云十六州的中心,称为南京析津府,为辽朝的陪都之一。城市方圆36里,分为26坊,工商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还建造了许多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