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冬青夫妻二人对话,李言卿陈君然面面相觑,怎么听着别人拿个第一第二这么容易呢?
要知道明年春天的会试是不排名次的,需中了贡士后参加殿试,殿试之后由皇帝亲自确认一甲三名。
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瑾瑜对冬青承诺拿个第三回 家,也就是探花。
成了探花郎,是能直接授官入职翰林的,达到此境界,是所有应试科举之人的向往。
二人不禁相顾叹气,原来真有天赋一说,你付出十倍的精力读书,还及不上别人随便看上两眼。
虽然瑾瑜知道了自己榜上有名,但还是陪着陈君然李言卿站在后方,等一会儿主考官离场,就可以上前看看两人有没有中举。
瑾瑜自然不知道,二人在心里如此编排他的天赋,若是知道了,只怕要吐血三升。
他并没有很高的天赋,只是因为前生死亡时已经二十六了,五岁开始认字,六岁入学,二十二岁大学毕业。
再算上今生的两年,他读书都整整读了二十余年,读书的时间就比两人的岁数还大。
加之他并不是愚笨之人,记性也还不错,若屡考不中,只怕是烂泥一摊,别妄想能扶上墙。
放榜就注定了几家欢喜几家愁。
瑾瑜几人并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