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可能就是对后世贡献巨大,却不善顺势管理,导致迅速消亡。
瑾瑜决定将黎国容易遭到攻击的弊病列举出来,将利弊一一论证,让皇帝信服现今局势不利于长久发展,再列举解决之法,说服皇帝推动商业工业发展,将严重重文抑武的情况改善少许。
只要经济上去了,国民生活水平自然提高,再有一支精良的军队和一些懂得行兵作战的武将,外敌便不是那么容易长驱直入。
发展个几十年,黎国便是大国盛世。
这些,是后世之人反观历史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场众贡士无法预见的,光是这一点,他就赢了。
瑾瑜一笔一划写着自己的策问题,在文章观点看上去深谋远虑又独到的基础上,力求行文流畅,写一手漂亮规范的台阁体。
直到日暮西沉,瑾瑜才将这主试题按规定的格式,在两千余字写完收尾。
写完了主试题,瑾瑜拿起今年特例的附加题。
这是一封书信,准确来说,是一封英文书信,不是原件,是由翰林学士们誊抄过来的。
这就是瑾瑜为何要发笑的原因,他懂英文,虽然有一些词和句式很生涩,可能是因为古今时代差异,但他大体能看懂什么意思。
之前打听朝中局势,听闻前几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