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盯紧了别让他们做蠢事,再设法跟他们撇清关系,以免累及他们一家。
古人说娶妻娶德,瑾瑜觉得是有几分道理。
大伯与李老汉分明是亲兄弟,因为两人的妻子不同,导致家里氛围天差地远。
瑾瑜不敢想,若自己的母亲跟赵氏一个德行该如何是好。
家里人一致认定搭手大伯家的事没有好下场,瑾瑜考虑要不要回信说明情况,或者就假装没有这回事,待见面再说。
冬青提议道:“不如给他们回封信,说明科举制度,哪怕大河考上了举人,日后在何处任职也没有定数,让他们先不要急着举家跟大河来晋安。”
“大河在晋安有我们照看,等大河确定在什么地方任职,他们再跟过去就是,以免搬来搬去,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瑾瑜忍不住抚掌,“这个可行,能拖一段算一段,可怜了大河,走到哪都得带着这一家子不省心的。”
冬青好笑道:“自古都是这种境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不也带着家里所有人吗?”
瑾瑜反驳道:“那怎么能一样?我们家没有谁会拖后腿,咱们家人都有脑子,只要我们是说不能做的事,他们便不会去碰,做什么事都会事先商量,胜在沟通。”
“嗯,胜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