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瑜成为黎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阁臣,年仅二十八岁,穿上大红官服,被人尊称一声大学士。
黎隽怒不可遏,不顾皇子身份,前去质问兵部尚书,原本说得好好的,为何却突然改口?
兵部尚书只是深深看了黎隽一眼,“四殿下,你好自为之。”
黎隽不明所以,“你说清楚。”
“臣言尽于此,日后与李大学士相关事宜,不要牵扯于臣。”
兵部尚书说完转身离去,留下黎隽摸不着头脑,只能猜测瑾瑜握住了兵部尚书的把柄。
黎隽猜的八九不离十,瑾瑜给兵部尚书的信,只是抄了陈君然从湘王那里拿回来的册子。
兵部尚书曾是湘王的人,湘王给了他不少好处,逐一记录在册子上。
当初瑾瑜默写的册子上没有兵部尚书,因为柳镇宁收得太快,瑾瑜还来不及看到兵部尚书的名字。
直到拿到原件,瑾瑜才知道漏了不少人。
瑾瑜只是把兵部尚书曾收下的东西列了个清单送过去,兵部尚书立刻懂得瑾瑜的意思。
除非兵部尚书想玉石俱焚,否则都会选择沉默以对,被迫登上瑾瑜这条船。
瑾瑜猜兵部尚书不会舍得当下的生活,当初都能收下湘王给的好处,如今自然也能背叛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