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的宣传力度,实在是远远超过了文字的影响力。
从前汪令雪那之笔,只能把人写饿写馋了,如今他女儿汪可可承其衣钵,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满屏的热气、鲜香、咸辣、清甜,似乎都能透过屏幕,直戳人的味蕾。
更不用说汪老在这部片子后面所隐藏的深深的人文关怀。
汪令雪出身富贵,家境殷实,但是他本性却十分散漫,很喜欢四处游历,因此结交了不少好友,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或许是因为这独一无二的阅历,使得他主策的《中华有味》带上了一股挥之不去的人文关怀。
何为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不论是连盼闭园又开园,对食物所表现出的尊重、对食材的精心挑选;还是返乡的年轻人循着父辈的经验,起早贪黑经营属于自己的小面馆;还是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终日只能吃外卖的蚁族们;这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在努力生活着,并且也在努力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一日三餐。
这是真正属于普通老百姓的纪录片,有艰辛,也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努力和希望。
什么是生活?
说到底不过是一日三餐,老婆孩子热炕头罢了。
有了这个,再难也没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