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的课程倒是可以用这第一套来应应急。
只文学的课本需要再加急,这样一来,敏宁便想到是时候在报纸上登出告示了。
当然,这些课本都是用来教十岁以下孩子的,拽文那肯定是不行,多少得用白白话文书写,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不知文言文肯定是不行的,毕竟一些折子都得需要文言文书写,要是看不懂,那这个教育就等于是失败的。
除非朝廷也将折子改成白话文写,想也知道不可能。
倘若将整个大清的教育都是用白话文来教育,还有可能倒逼着朝廷将文言文改成白话文。
不过这个根本就是异想天开,不会文言文,连科举的第一关都考不进去。
光是那些学院肯定第一个否决。
那数学可都是用文言文书写的,看不懂课题如何解题?
敏宁便打算将白话文挑选出来组成课外,正规的课程还是用文言文来教。
那么就需要收稿,先命题,比如说收能够教育孩子孝顺、善良的文章。
这些敏宁随手都可以编出不少来,不过全都是白话文,这时候的她不由想到她小时候读书学过的课文会不会也是别人随手编的?
想了想,敏宁又写了一封信给报馆,让报馆开始收一些命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