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赞她奶奶为人大方呢。
现在嘛,当然是光明正大地做喽!
她烧了开水倒进盆里, 把鸵鸟腿斩成几段, 扔进去滚一遭。把它浸好了, 再提出来,顺着鸟毛的生长方向拔毛。再把它腿儿上没长毛的部分的皮儿, 也给剥了。
接着,再倒冷水到盆里。这时, 鸵鸟腿上的细毛会浮在水中,人手去拔,能拔得很轻松。
鸵鸟体型庞大, 就算只有一条腿儿, 也比两只鸡的肉多。她打算炖个“鸡汤”, 再做个“竹筒鸡”。
一“鸡”两吃,可不既滋补,又解馋吗?
她先把一半的鸵鸟肉剁成块, 和冷水一起倒入陶罐里面。再把陶罐放到灶上烧火。大火煮滚后,立马就把肉捞出来洗净沥干。这样,汤炖好后,就不会有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口感的血污出现。
再找来家里最大的那只大陶罐,倒入足量的水,和已经沥干的肉块,加姜加醋,以及少许料酒,再放进去两根大葱段。盖上盖子,大火熬煮。
汤一滚,就把火弄小,开始小火炖煮起来。
由于中途加水,会影响汤味的醇厚,她加水是加得比较多的。再说鸵鸟肉既然肉质紧实,那少不得得小火慢炖,炖个两、三小时才能炖出来的。
接着,就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