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隋炀帝用一个王朝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
无数的古人都用诗词文章标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可是,三合土最重要的原料却是糯米。如今中原连年灾荒,百姓们都吃不饱了,哪里来的那么多糯米用在黄河上?
贾琰道:“若是按照隋炀帝的法子,也无非是采石还有三合土两样罢了。采石,一般用的是囚犯。数量不够,才会征用民夫。不过我打算用俘虏。至于三合土,中原也许没有这么多,但是不等于海外就没有了。”
没错,治理黄河不过是贾琰给自己规划的未来三大事项中的一样而已。
陆地上的平定四方,海上疆域的拓展,还有治理黄河,三大块,相辅相成。
采石的人手不够怎么办?去番邦抢!
国内的糯米不够怎么办?去海外找!
贾琰可是细细地盘算过,光这个准备工作就要准备上十年。
至于皇帝会不会点头——别蠢了,皇帝都已经把红薯纳入赋税系统了。
因为连年灾荒,导致国家粮食储备低于警戒线,这才使得户部尚书顾之章上书皇帝,要求把红薯纳入赋税体系。以前百姓们不种红薯是因为红薯不能纳税,而赋税则是百姓家庭开支中最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