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厨子,一家三口都觉得凑合,之后再没计较过这事儿,心思都花到别的地方了:穿的、住的更舒坦点儿是大事。后来妻儿回京,他就更不挑食了。
眼下程询来了,却是跟他正相反,穿、住都能将就,吃喝却是大事,一点儿都不敷衍。
程询望向董志和,“你在那边儿怎么样?饭菜合口么?”
“我还行,一切都好。”董志和笑得很有点儿幸灾乐祸的意思。
席间,三人谈起两广在职官员。
陆放道:“我比你们早来一步,倒是真发现了一名清官,只是,有时候比官场的混子还让人头疼,凡事都是一板一眼,死心眼儿得过了头,根本不肯为大局、长远考虑。”
董志和接话道:“部堂说的是懋远县的父母官万鹤年吧?”
陆放笑着颔首,“那小老头儿我起初挺敬重,但有好几回让他气得跳脚。终究是不堪用。”
董志和就看向程询,“这种烫手山芋,可是你的分内事。想想法子,让他脑筋开窍。”
程询似是而非地笑了笑。
明年广东有一场涝灾,在前世,万鹤年丧命于杨阁老举荐的按察使手里,理由是阻挠朝廷缓解灾情。皇帝也知道他是当地少见的清官,听得按察使行驶先斩后奏的权利之后,竟也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