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问西。
有一户人家临街盖了一个不过三四尺见方的屋子,还按着个不知哪儿卸下来的破烂木门,上头挂了把锁。统共看来,最贵的大概就是那把锁,她便问方伯丰:“这么小屋子做什么使的?”
方伯丰略看了下道:“这是堆放杂物的,或者还有柴禾煤土之类,怕水怕湿又不方便放屋里的,才想出这样法子来。”
灵素感慨:“要不我说还是山上住去好呢,那里地儿多大,也不用这样……”
方伯丰笑道:“你有能耐,这县里山里日日打个来回都跟玩儿一样。寻常人,光是这些路,就不容易走了。何况许多村里,连个郎中都没有,万一有些头疼脑热的,想寻个大夫也难。总是病得实在沉了,才不得不想法子,坐车骑驴地弄到县城里来看病。若是寻常小症候,多半就一个捱字。可这多少大病,都是小病养出来的。这还只是其一。更不消说娃儿读书等事,就是要买几块新鲜料子也难的很。是以,能住到县城里来的,自然都愿意住在这里了。”
灵素回过味来,自己觉着山里田地好玩,不过是因为自己能耐实在较此处“真人”们大得多了。想想真要凭这肉身体力,光那山上堆的那些河泥林土就不晓得要花费多少人工,更别说日成河堤、山中来回了,遂点头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