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赶紧把文书递过去道:“这是原本,有署名和画押的。之前行里拿去的都是抄本。”
师爷接过来几眼扫看了,苦笑道:“真是寿星老头找□□吃……得了,一会儿就能完,你们先陪着站会子吧。”
几人赶紧拱手,往一边不起眼处站了。
上头拿了那文书看了,摇头,——还真说是潲水油。这下可好了,简简单单地就明察秋毫了。
直接跟师爷说一句,那边就签了票,按着上头的名字带人去了。
没过多久,进来几个妇人,都是在百杂行里做工的。上来行礼报过姓名,便都堆一块儿站了。
县老爷让人拿了那文书给她们几个看,又在上头问道:“这文书是你们所写?是你们所递?”
几个都不说,为首的一个只好答应道:“正是。”
县老爷又问:“你们说的这小清河段用的三凤楼的潲水油,可有证据?”
为首的那个妇人道:“老爷明察,这寻常的菜油再怎么便宜,也得三十几文一斤。听闻小清河那里是从三凤楼买的油,只五文钱一斤,这还能是什么油!”
县老爷道:“所以你是听闻此事,再自行猜度,并无实据?”
那妇人道:“这个价儿肯定没错的,我那次听她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