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拿了几样时鲜好看的果子,就去拜访郑学差了。
郑学差这回这事儿办的,倒有九成的心思叫鲁夫子猜着了。他起初给方伯丰点了个存疑,也是他的个性使然。若换了旁人,看方伯丰这回典试的成绩,就算看到学文心里有疑惑,不过一个考典试的廪生,多半就轻轻放过了。要不然自己批了什么,完了还得自己下去查,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又不是科考,万一有点什么错漏,上头查起来到时候自己恐怕吃罪不起。
他就是这样性子的人,结果点了存疑,去当面考了,结果发现这个才是李逵,那个看着义正辞严再合理不过的才是李鬼。赶紧回来给人撤了疑,又加了个最优的点评,只当这头就能善了了。可哪想到就那么寸,这个廪生想去的地方已经招满了,他偏偏又填的不服从调配。这样一个名列前茅,又难得务实的生员居然没地方去了!
虽则这里头也有这生员行事太过大胆的缘故,怎么就能不服从调配呢?可话说回来,从人家那成绩和能耐来说,人家当得起这么做。若不是自己,这多少州县都得抢着要这人,哪里至于落到这样田地?是自己错判了,才害得这孩子错过了想去的地方,最后还哪儿都去不成了。
郑学差心里过意不去。这时候方伯丰申请叫人篡改的事儿还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