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的官声和政绩自然又要大大添上一笔。
第212章 谁言谁语
德源县这回在康宁府乃至整个三河交汇地界都大大出了一回风头,半个月一晃而过,带来的好处却有一多半留了下来。还有更多的好事算撒下了种子,等着往后使劲儿长呢。
有满的就有漏的。这德源县上下齐心把运河上的大商行们都引到了自己县里,又是左右打点叫他们得了实惠又享了便利,谁会同自己过不去同钱过不去?自然都乐意在这里落脚谈生意了。尤其税还低,司衙的手续也办得极快,没那些推诿扯皮的事情。于德源县来说,自然是好事。可这运河周边乃至康宁府治下可不止你德源县一处临着河,多少地方都指着水运吃饭呢,你这么一来,叫旁人怎么办?!
世上事不是常如此?有笑的就有哭的。据说已经有相邻县的县令们相互间开始通气,要往上头告德源县去了。德源县的知县在当年的辖区就做过这样的事情,虽声势不能同眼前的相比,这意思是一样的。他有的是经验和办法对付红眼病。早早把自己的做法和各样考量同府衙里报备过,如今又在实际推行时候总结了许多得失利弊,都一总写了份文书交到康宁府,只说自家试水在先,如今愿协助各相邻地方推行此道。
谁要他协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