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算家里的田地都租赁了出去,靠租子吃喝,但是家里供着一个念书的,这银钱花得快,陈氏自然是不愿意白白养个人在家。既然大家都说是她养的童养媳,她想着自己大儿子脑子不太灵光,以后怕是不好讨婆娘,便将这女娃养在家里,不过当然不会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对她。
因着是白捡来的,陈母对外就是说她姓白,偏僻小镇,又不兴什么名字,再说在乡下人的看来,女孩儿就是贱命一条,哪儿配有自己的名字。
原主自此便在这里住下,却是被陈母当成丫鬟使用,小小年纪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屋子的活儿全都是她包揽了,一有哪里 做得不如意的地方就被陈母一顿喝骂,大冬天的陈家母子在家,她还得去山上砍柴回来烧火做饭。
陈母的小儿子陈宣是个读书人,人也长得有几分儒雅俊秀,在读书上头颇有天分,他也只比原主大两岁。在以后几年里,原主渐渐长大,倒是个小美人,虽然穿着粗布衣裳,却难掩其丽颜。陈宣既是个读书人,自然也是怜香惜玉的,再看又是养在自家的,算是从小一起站大,陈宣渐渐的就对她生了几分情意。
陈宣十五岁考了秀才之后,便跟陈母摊牌,想让原主做自己娘子。陈母给气得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可她对幼子疼爱,再者陈宣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