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夫子曾专门讲过这一部分的内容,苏锦楼虽一字不差的记下,但他只知道大体的格式和关键注意点,至于内容写的如何,实在是不敢恭维,毕竟他底子太薄,这么短的时间既要弄清文章体裁又要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实在令人为难,所以这第二场试最多只能说勉勉强强完成任务。
第三天和第四天都是考策论,从考试的天数来看就知道府试中策论占大头,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策是策问,论是议论文,出卷人通常会以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考生对应作答。
策论主要看考生的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道,当然,如果你的文章内容独辟蹊径,一针见血,又文采斐然,妙笔生花,那肯定是最好不过的了。
策论是考官最为重视的一个环节,也在考生吸引考官关注最为直接的一个途径,想要赢得上层人士对你的赏识与赞许,让他们甘心折节相交,在书写策论之时就要多写自己的观点,分条析理,解纷排难,于立谈之间树立声望。
文章中最为忌讳的就是一事多议,这里的多一是指多个论点,二是指内容冗长啰嗦,议论文首先需要明确的表达一个观点,而后围绕这一观点,简洁而有力,犀利而练达的论述其余内容。
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