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毕生至幸,严宵寒却常常被元泰帝拉着推心置腹,这是多少重臣权臣求都求不来的机会。然而他并不想要特殊待遇,还不够心惊肉跳的,严宵寒宁可去提刀砍人。
夸完了他,元泰帝又道:“据有司奏报,荆楚两地今年所纳税银,比去年减了约两成,查当地既无旱涝天灾,亦无人祸,却有大量百姓典卖田地,成为流民。朕已令齐王下月启程,亲往荆楚查明该案,你带几个人随行护卫,若有紧要情形,可便宜行事。”
说了一车废话,原来还是要给他派活,严宵寒暗暗撇嘴,孰料下一刻元泰帝却道:“待你回来之后,便以飞龙卫钦察使身份,入英华殿议事。”
这下子严宵寒彻底愣住了。
英华殿议事始于国朝初创之时,太’祖遇不决之事,常召群臣于英华殿奏对,久而久之,遂成定例。
后代皇帝因疾病或其它事而无力操劳国事时,便可开英华殿议事。最初只有宰相和大学士可以参加,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到六部尚书。皇帝不理事,英华殿即为中枢,众臣共决国事,上奏后得天子朱批准许,便可下发朝廷施行。
大周开国以来,还没有武将入英华殿议事的先例,更别说严宵寒还不是什么正经武将——他可是文臣们最痛恨的朝廷鹰犬,货真价实的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