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侯郭勋,礼部右侍郎霍韬,礼部尚书张孚敬。
每一个都贪墨许多,可就是不肯松手。
每个人不松手的理由,也非常简单——他们并不认为其他人都吐干净了,也并不认为皇上会杀了自己。
郭勋,明初开国勋臣武定侯郭英六世孙——正德三年继武定侯爵位,曾平新疆哈密之乱,平甘肃与大同兵变。
他战功累累,如今督京城禁军,声赫位高,向来不把谁放在眼里。
虽然当今的皇上决绝果断,生杀予夺眼都不眨,可这些事情在这个五十四岁的老头眼里,完全是小孩子过家家般的胡来。
也正应如此,虞璁吩咐下去的思想报告,他一篇都没有教过。
古往今来,几乎每一代年轻人,无论能力或者手腕如何突出,都会被老一辈的人看轻甚至无视。
哪怕他是个年轻的帝王,就凭年轻二字,便可以让这老将对他的种种抱负和言论,都只回应一声嗤笑。
霍韬,大礼议事件中仅次于张孚敬的核心人物,不仅力助皇上逐出杨廷和,还接连三次拒绝赐下的官爵名位,以表示自己的清白,美其名曰为捍卫礼议之事的正统。
至于这张孚敬,在百姓面前好事做尽,可就真不必说了。
他们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