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如今的国务院,但整体是一个团体决策机构。
当初朱元璋老爷子废了丞相, 自己加班到吐血又不能打脸把丞相立回来,到了朱棣那可不想咬碎牙往下咽,大笔一挥立了内阁。
这内阁是由五品文官参与皇帝要务,本来就是秘书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不断扩大, 开始掌控国家行政。
最开始的时候,内阁只有顾问权,到了夏言严嵩上位的时候, 宰相二字不明而彰,严嵩严世藩人称阁老与小阁老,在嘉靖朝的几十年里都为所欲为。
到了张居正那, 情况又发生了新一轮的质变。
这设立内阁的本意,是让大臣作为顾问, 把自己的建议写在纸上再贴奏章上面,称为票拟。
可是到了明宣宗那会儿,出于各种原因, 也可能是为了分权,太监开始拥有批红的权力。
皇帝用红字做出批示,叫做批红,可是到了后头大多时候是由司礼监的太监代笔,一改从前老朱祖宗严令的太监干政,还在宫里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
所以虞璁一想到朱瞻基,才一脸的无可奈何。
——你要玩制衡跟谁玩不好,把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太监拉下场,搞得后头江彬魏忠贤之流祸害朝堂,一桩桩惨案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