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软而光滑?"朱载基不太确定道。
“不错。”皇帝继续俯身绘制图纸,还不忘标注拼接和铸造的要领,继续慢条斯理地解释道:“这种枪膛的药室内壁比较厚,因而内径是小于整个□□的枪口口径的。”
“也就是说,这些小于口径的弹丸在装填之后,是会被卡住而且无法发射出去的——”朱载基放大了胆子,看着他笔尖那个如同英国烟斗般的装置:“这是?”
“这个叫探条,在扣动扳机以后会迸发击打。”朱厚熜不紧不慢道:“你看着,这弹丸因为尺寸的关系,到达药室以后就会被卡住,而探条的击打就可以让弹丸在内壁的挤压下变形,而完美契合膛线。”
听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原理,其实却能够完美的解决如今的各种问题。
要知道,现在阻碍他们,以及未来一两百年的武器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是弹丸和膛线的契合。
如果细微到毫米的尺寸能够被精准的铸造,膛线和弹丸的大小也能够完美匹配的话,子弹在发射出去的时候不仅路径稳,不会有旋弹和爆弹的危险,同时击发距离远,杀伤力强。
但是如果转换思路,把难以控制精细大小的铜制、铁制弹丸改成软金属——铅呢?
“你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