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将来出版才有较大的市场,甚至还要请“编辑”为发行的书做点评等等, 这一套下来, 别说方长庚去京城之前恐怕都还不能盈利, 就是可以, 他现在也没那个本钱。
从李氏书坊的掌柜那里打听了这些,方长庚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身在书坊里翻阅那些刊刻出来的书。
这个书坊规模很大,刊刻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放在不同的书架,戏曲、、诗集以及琴谱一应俱全,装帧十分精美,刻印得也很清晰,还有些书空白处作了注释或是个人见解,用词幽默,就跟看弹幕似的,真是越了解,越觉得古人还挺有意思的。
掌柜的就姓李,见方长庚看得饶有兴致,也知道他是前年乡试的亚元,于是玩笑似的问道:“方孝廉可有意出书?我们书坊一定重金收购。”
方长庚哈哈一笑:“写话本我可不擅长,戏曲之类更只谈得上稍有涉猎,不敢献丑。”
李掌柜眉眼都笑弯了,指指东面的一个书架:“小店里不只收话本戏曲,还有举业用书,对孝廉来说可就信手拈来了。”
举业用书?不就是科举辅导书么!这倒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
方长庚走过去翻了几本,大多是为四书做的集注或是关于撰写时文技巧的谈文录之类的,倒也不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