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应当作为眼前最要紧的事来办, 最要紧的就是培养一批掌握英语、德语、日语等语言技能的人才, 送到海外深造学习,回国后传播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这个国家缺的东西太多, 农科、医科、工科、商科、法政科……那么多的学科, 虽然科举亦分了二十几个科目, 但人人热衷投身进士科, 不怪其它学科日渐没落。
回到家后, 方长庚用剩下一个月时间重新起草了章程, 交给永淳帝过目。正要走时,却听永淳帝道:“方大人先留下吧,朕请了几位大人过来商议此事,你也听一听。”
方长庚清楚接下来多半是大场面,跟在永淳帝身后去了隔壁便殿。
经过这半年的波折,永淳帝的背影比以往坚毅了许多, 步伐稳重,让人不敢想象他如今也才十五岁。
来的的大臣们正是三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通政使司以及大理寺卿等十余位人,分列东西,方长庚一个从五品官,一袭青袍在一溜儿大红官袍中无比显眼。不过他是侍讲学士,品级虽低但却是皇帝身边的人,倒没人觉得他的出现奇怪。
“今儿个找各位大人,就是商议办洋学堂的事儿,这是学堂章程,你们自己看吧。”永淳帝脸上带着一丝浅淡笑意,让人不敢轻视,颇有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