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点子。
因为,刘长石想了舆论这东西。这时代的读书人尚少,当然,话语权嘛,从来不在百姓们的手中。
可对于朝廷而言,掌握了舆论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除了官方的读报人外。除了官方的喉舌以外。其实,还是需要一些补充的。
戏班子啊。
若是天然海北的,演了一些朝廷需要的戏曲,去上山下乡的慰问演出也不错。同样的,皮影戏也可以嘛。
只要朝廷需要,只要拿出一些笔杆子,给编了好故事。
莫名的。
刘长石觉得也许他会需要了。不过,他还需要再琢磨琢磨罢了。说到底,这一切的舆论,那是要掌握在朝廷手中,掌握在王室手中。
宣传嘛。
自然是宣传了朝廷的政策好,宣传了明君在位,若有哪一些小问题,肯定是下面的某些小人办了坏事。
总之,得让百姓知道了。
头顶有明君在,有一片的青天。当然,还得给百姓指导指导,若是遇上了问题,应该如何求助啊。
至少。
如今的东屠国的官府,还是分工明确的。
当然,这也是刘长石借助了“x”先生的那些记忆。毕竟,农耕时代的官府,与工业时代感的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