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名人语录居多, 多走的是写实的朴实风, 算是很好的教材和资料。
虽然意料之中的, 这一沓子书大多行文严谨严肃,但竟也有许多短篇非但不至于拗口,反倒朗朗易读, 平仄押韵很是工整, 倒教温向平吃了一惊。
看来自己一开始果然还是托大了。
温向平于是又买了不少期刊报纸来研究, 发现其中也不乏有人画了形象生动的漫画, 也有用老虎、狮子和豺狼打了比喻讲历史的。
不少的作品让温向平也津津有味的读了一会儿。
等资料都翻过,温向平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凡是易于上口的,都是给不识字的乡民或者孩子们念的,而给成人和有文学素养的人看的书,就无一例外走了严肃的风格,虽然也有各种手法的运用,但总体而言,读的时间久了,还是显得枯燥无味。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温向平就要用幽默风趣,甚至是滑稽的语言去写这段历史。
这段用无数英勇的中国英雄鲜血铸就的历史不应当被玩笑对待,而是值得用最郑重的态度、最虔诚的心灵去描写。
温向平虽然喜欢剑走偏锋,柳暗花明的构思,却也没想着不择手段、哗众取宠。
他曾去过屠杀纪念馆,也曾翻阅过当时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