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温知秋新的长篇完成之后,吉恩很是激动,
“温,这本历时八年的作品,我一定要看!如果写的好,我可以为你将他推荐给我的父亲!”
吉恩也是个三十几岁的中年男人了,却仍然像当年初见时一样的充满活力。
后半句话温向平并没有看懂,却是一如既往给吉恩把书寄了过去。
温向平和新周刊的合作关系十分良好,在签的合约到头后也没有再转东家,选择了续约。
冠着温知秋名头的《隧道》在新周刊上发表伊始就是万众瞩目。众所周知,温知秋近十年来都没有再写过长篇巨著,它是时隔十年的第一本。
温知秋已经要步入老年人的范畴,从最一开始陪伴着他的读者也都年纪不小了。或许是年龄到了以后自然会有所感触,明明《隧道》没有《蜀山》的惊心动魄,也没有《知秋》的深沉,却看的人不知不觉间哭哭笑笑,不知情的人看了,当真是要以为这人犯了魔怔。
这次,《隧道》的受众少了活力盎然的年轻人,主要集中在中年人和老年人身上。生命轮回的意义,到底是需要岁月沉淀后才能读懂。
十月,温朝阳家中。
这天是温朝阳大女儿的生日,温家的人都聚集在温朝阳的家中为孩子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