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的资源我都有。”
桂江一片和应,这五十五十的方式好!
有心办事和有能力办事的人聚在一起,事情很快就会商议出结果。
他们做了许多决定。
当中有将学校定名为“桂江学校”,学校划分“精英部”与“国际部”,每部每级只设三个班,每班30人。
这和当时公立学校每班动辄五六十人的规模相比,算是小班教学了。
而且设的班少,一来减轻运营与招生的压力,二来营造“物以稀为贵”的效果。
有了大方向与细节,资金硬件以及软件资源一一到位后,桂江学校又快又稳地在平地冒了出来。
有供应商定期来桂江催收货款,他们发现了异样。
以前桂江恨不得他们消失,推三推四不见不接,拖拖拖!
现在,他们居然几个人出来迎接,并且热情好客地问:“家里有孩子吗?上几年级了?”
供应商:“……”
知道桂江要办学校之后,供应商更懵了。
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里有第二家桂江?
拿塞过来的宣传单看了看,又看了看,当即破口大骂:“叼你桂江!学费一年6万,还要收30万储备金?我储你老母!”
桂江笑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