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雄浑清俊,扑面而来一股大家之风。
在场的诸位都是从小便接触艺术鉴赏,乍看一眼就知道这幅画与寒山居士的画风如出一辙,出自寒山居士之手很有可能。再看钤印,寒山居士,应该是真迹无疑了。
“何夫人好眼光啊,这幅画作看起来可不一般。”
“有拿去掌眼过么?”
“既然是捡漏来的,价格应该比较便宜吧?”
面对众人的问题,何夫人难掩得色的一笑,将回答一一道来:“的确花得不多,小几万而已。这幅画也让一位相熟的鉴定师看过了,他也认为是寒山居士的真迹无疑,还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
众夫人啧啧称奇,不是夸何夫人有眼光,就是夸她运气,在古玩市场那种地方都能捡个大漏,传出去又是古玩市场的一段传奇故事。
这幅一尺小花,按寒山居士的真迹价格来算,也要好几百万。
其实对于在场这些夫人们来说,几百万真的不算什么,但这里面包含的故事丰厚,更是有意思的谈资,那说出去才叫面上有光呢。
衣香鬓影交错外,姜锦颇有点像局外人身处安静一隅。
事实上,她也没有那么淡定,对那幅画也有那么一丝丝好奇与激动,毕竟是连她都没见过的外公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