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寇自重啊……”康熙摩挲着扳指,品品这四个字,不知是叹还是笑。面前的弘昊何其大胆,他虽先道前明是上天注定要亡,可后面养寇自重四字把话说尽了!
张献忠,李自成,甚至大清,其实都是前明那些文臣武将们一步步养起来的。现在大清宣扬崇祯多疑,擅杀功臣,明朝阉宦祸乱朝纲,朝臣党争不断以致民不聊生。可崇祯多疑?不,或许崇祯的确刻薄多疑,但坐上皇位的人,谁不多疑,谁待臣子不苛刻!还有人说袁崇焕死的冤枉,袁崇焕当然不是个卖国贼,但他不听指令,擅杀毛文龙,这样的人,皇帝岂能不杀?崇祯杀袁崇焕,非因卖国,实乃袁崇焕已不受朝廷掌控!
阉宦,党争,那更是好笑,东林党也好,宦党也罢,乃至浙党,其实这些人争得是利益,争得是权柄,争谁在朝上说话声更大。当时的大明风雨飘摇,争到最后每个文臣都想在外有武将引为奥援,争的每个武将只想保留实力,不肯卖力杀敌,唯恐损失自己的兵力把流匪满人杀光自己却失去权柄,失去荣华富贵。
所以朝廷越来越弱,流匪越打越多,大清越打越强,最终前明失了江山。明朝将士难道真就杀不过满人?不,若武将肯效死,若文官抛私利,满人,绝入不了中原。
而眼下,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