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往好的一面发展。
蒲苇回来的时候,是73年夏天,第二季稻苗,刚好已经插入了水田当中。虽然第一季稻谷依旧受台风影响,有所减产,但看到那比前些年多了不少的收成,村民们的脸上,还是挂着笑的。
那晒在稻谷场的金灿灿的稻谷,散发着和村民眼中同样的光,都是暖洋洋的,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蒲苇和陈道南的回归,自然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样一个靠江的小村子,一年到头,其实也难得有什么大八卦。蒲苇二人从城里回来,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再说了,蒲苇的威名太盛,即便她离开了两年,但她所作的那些事,可依旧鲜明地烙在大家的脑海。
等去看了一趟那对夫妇,小陈村就又沸腾了。再然后,十里八村的,也跟着沸腾了。
因为,蒲苇和陈道南回来,是要来办厂的,就像镇子上、城里的那些场子一样,是会发固定工资的。也就是说,这个新开的场子,最后要招人的,听那意思,大概还会从附近村子里招。
那可就成了工人了啊,吃国家饭,领固定工资。那得是多美的事啊,是这些村民们盼了大半辈子,都盼不来的啊。
村里的少男少女们,全都躁动了。就连那有了家庭的,但是自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