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收一百多斤。这么少的粮食大家当然都舍不得脱壳磨粉, 都是直接连着壳磨碎了吃, 甚至有时还会把麦秸秆搅碎掺在一起, 总之怎么混饱肚子怎么来。
陈文翔这样上面有人,那个人还是自己亲爹的官二代,到这里其实是来丰富履历的, 在这种贫困地区呆几年哪怕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事迹, 以后的路也会顺一些。
但他并不是一个只知道靠爹碌碌无为的人, 反而是真的希望能有一番作为的,能为普通人做实事的,所以到了这里才一年多就牵头引进工厂, 为安平县增加那么多工人岗位。
这次他来就是寻找愿意今年秋种改变粮种的试验区。前面说了,这里的小麦产量很低, 靠近山区的地方改种水稻更是天方夜谭, 经过他的仔细调研还有问询他在首都的一些教授朋友, 发现安平县这样的地方其实适合种大豆。
大豆,也就是黄豆,生存条件要求不高, 抗旱能力强,产量也不低,最重要的是可以榨油。
这个年代的华国人不仅缺粮缺肉还缺油水。像安平县的人都是在地头种些油菜花,用来炼菜籽油,炼出来的菜籽油看上去黑黑的还有一股菜籽味,既不好看也不好吃,就是这样大家还都舍不得吃呢。
除了像如意家这样自己打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