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粮食,粮价与旱灾之前一般无异,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只是为了防止有人恶意囤积米粮, 这次购买米粮需要按户统计, 官府的人拿着人丁册子帮忙记录, 每一户按人头来买粮食,吃完了方才能够再买。
    一时间大半个郡县的百姓又都涌到傅家米铺买粮,米铺前排起的队伍不亚于郡守府门口的人。
    绝望多时的百姓仿佛重新看到了希望,纷纷精神抖擞的拿着口袋去外面捕捉蝗虫,拿回来换了银钱再到傅家米铺来买米,又或者直接到郡守府去换米粮,反正两边的米价都是一样的。
    百姓们欢欣鼓舞,坐地起价指望大赚一笔粮商们却高兴不起来了。
    旱灾初始,商人们就敏感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暂停售卖,等到旱灾真正开始,再相约一起抬高价格,大家一起赚钱。
    有人昧着良心挣钱,自然也有人觉得这样太过心黑。
    天灾人祸,世道原本就不易,粮商将米价抬得如此高,等于是逼那些买不起米的平民百姓去死。
    但是有这样想法的商人是少数,胳膊拧不过打大腿,这些人只能不参与也不出声,关上门默默的过自己的日子。
    直到傅家米铺做了这个领头羊,背后还站着郡守府撑腰,先前良心过意不去的两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