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只得自个去了西院。
两天后,胡氏带着大部分家当带着张小北,小心翼翼地去了镇上,她要给张小北买书本和笔墨。书坊的人一听是孩童开蒙的就知道要买哪几样,无非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诗、《幼学琼林》等等这几种,另外还得买两支毛笔,一盒墨,张小北听说现今的书价已经比前朝便宜许多,但即便这样,这几本书还是花了四百多文钱。这还没买笔墨纸砚呢。张小宝心里暗暗叹息,怪不得古代的文盲那么多,读书实在太费钱了。他娘和姐姐起早贪黑地做小生意攒了两三个月却也只够买书本的,幸亏李修文没问他们要束脩,不然还真得背债读书了。而且这还是刚刚开始呢。
买完书,胡氏又带着张小北去了隔壁专卖笔墨和纸张的小店。这家的老板比书坊的伙计热情多了。先是夸胡氏是个有远见的母亲,接着又夸张小北聪明灵秀。胡氏虽然面上不好意思,但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毕竟好话人人爱听呀。
张小北挑了很久,最终选了一种白中泛黄、纸面摸着很粗糙还有毛边的一种纸,无它,这种最便宜。然后又选了两支价格中等的兔毫毛笔,再加上一盒墨,一个有些瑕疵的砚台。尽管什么都选便宜的,老板也算便宜了些,还是花了二百多文。几个月的积蓄彻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