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奴隶准备的三观太简陋了,它有着很严重的逻辑缺陷:就是对主人这个崇高身份的认定。
一般的奴隶不会去思考主人值不值得被崇拜,但有极少数的奴隶会思考这个问题。
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这些极少数的人要么自己建立新的三观,要么找到另一个可以说服鼻子的三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陈胜、吴广。
能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他们打破旧规则,建立新规则的行为。
再举个近点的例子:怜奴。
他不认同自己奴隶的身份,却也找不到新的支撑,反应出来的就是对所有身份比他高的人的敌视与仇恨。
结果,怜奴自我毁灭了。就算不死在她的手下,他也会死在其他人的手中。他选的路注定有很多敌人,就算找到同伴,也很难有什么良性的发展。
现在蟠儿也走在一条危险的路上,如果他继续下去,他也会自取灭亡的。
因为他把自己定义成了一个杀手,而且替这种屠杀行为找了一个神圣的理由:守护她。
可是,难道她会畏惧小蒋后吗?
假使小蒋后真的在莲花台被人威胁了,被人绑架了,与人阴谋打算陷害她给她找麻烦了——她难道发现不了?
她不觉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