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这时就需要乐城有人出面了。
“先礼后兵。”刘箐在书房里来回转圈,他正在起草一篇文章,准备给大王的。
樊城流民的事人人都知道了,他们这些留下的人并不打算枯费光阴,既然大王说了他们可以议论国事,那他们何不趁此机会一鸣惊人呢?
刘竹坐在下首,正把他吟出的文章写下来,刘箐念到一半,不自信的问:“大哥,这样真的可以吗?大王会听吗?”
刘竹说:“你都没有写出来怎么知道大王不听?只要你对自己的文章有自信,那就可以用这篇文去说服大王。如果连你都没自信,那也不必写了。”
刘箐坐下说:“我就是担心……我只是读过书,从没参与过正事,我的文章真的有用吗?不会是错的吗?”
刘竹放下笔,“我觉得你想的没什么错。”
刘箐满面犹豫之色,“……可是大王会喜欢吗?”他望着文章的开头“先礼后兵,余以为,饥民饿兵也是我鲁国子民……”
姜旦收到了许许多多的文章,考虑到他肚子里的墨水,这些文章都写得很白话。在姜智的指导下,他勉强读了两篇就不想再读了。
姜智说:“大王,不如送去给公主看一看吧?”
姜旦反应过来,担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