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沉吟道:“借给郑国百姓钱粮?”
公主一说他就懂了,无非是郑国百姓要用钱交税呢,他们的商人就借钱;要用粮交税呢,他们的商人就借粮。
乍一看,似乎是救郑国百姓于水火,但事实上却是在替他们加码。
官吏收税是有底限的,这个底限就是以百姓交不起为界限。
纵观整个郑国,交一次税就让人家破人亡的酷吏有,但大多数税吏都是有数的,知道这些百姓能交出多少,给他们留下能够活下去的粮食后,剩下的全都收走,如果年景好,还会有些剩余,那百姓们就会很满足了。
就像勒在脖子上的绳子,看人要勒死了,松一指,看太松了,人要跑了,紧一指。
一旦郑人交税轻松了,官吏们只会觉得,哦,收少了,那就再加点。
郑人发现税更重了,更交不起了,会再向商人借钱借粮。
官吏发现,又能交足了?那还是太少,再多收点。
如此几番后,郑国百姓要交的税会攀上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峰。
如果此时商人抽身退走,郑国百姓失去金援,就会陡然面对如山高的税金。
这不是一家一户,甚至不是一城一地。以公主的盘算,最少也要两个城,最少!
多的话,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