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收粮的商人太多,郑国的粮价开始上涨了, 而且一些城市已经买不到粮了。
“大王, 长此下去,百姓会受苦的。”一个胡子稀少的男人在大殿上向郑王进言。
他举的是自己的例子。他是外地来国都做官的, 家乡遥远。由于郑国家家有良田, 所以粮食涨价, 也就难为难为一般的升斗小民,就是家中无田的, 像他这个地位的本该不必为此事忧心,外面买不到,家里送来不就行了?
偏偏他老家太远了, 而国都附近的良田,又早就被占完了,他来得太晚, 连住都是住在友人家中,房子都没顾得上添置,更别说田地了。
何况田地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家底,他老家有好大一片地呢。
不过粮价上涨后, 他就囊中羞涩了。因为他住在友人家里, 吃喝穿用不能再占人家家的便宜,是自己出去买的。突然发现自己快要吃不起饭了,这就尴尬了。
谁会相信郑人会有吃不起粮的一天?
此人就说,他倒是能捧着钱去买,但也买不来, 因为粮店现在每天卖粮是有数的,都攒着等大商人,担心万一卖给他们了,回头有大商人来要货,他们的货不够,生意不就跑了吗?
还有米商粮铺直言道,他们的店里也没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