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曾经一片丹心,无奈郑王辜负了他们,所以他们已经悔悟了!已经觉醒了!
赵家还是鲁人,从身到心!
两人夜夜饮酒畅谈,赵肃也觉得差不多该到正题了。
“兄可知晓,在郑国有南刑北钟?”赵肃问。
龚香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南刑北钟指的是郑国的两个最大的世家,不过在差不多七八十年之前,这两大世家中的刑家远没有现在的气势,几乎占据了郑国产粮最多的三座大城,两座小城。
因为之前郑国虽然粮食好,但出名的就一个,郑国米,这是直接往梁帝那里送的贡品。
不像现在,整个郑国都靠卖粮为生。
粮食嘛,是长在地里的。换言之,谁家地多,谁家的粮就多。
郑国,刑家地最多。
刑家的家训是族中弟子屋里可以没书,但手中一定要有地。所以刑家在发迹之前在郑国的形象就是普通的地主,就算刑家传承很久了,就算刑家子孙很多很多,几百年下来,一座城又一座城八成的都姓刑,南边刑氏成了最大的姓氏,那又如何?不读书!
刑家子弟当然也不是不读书,只能说家训流传太广,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
最后就造成刑家很富有,但刑家子弟没有一个在郑王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