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看到了圣旨——这种事以前也没少过。徐公日理万机,哪有那个功夫每一件事都去找朝阳公主要一份圣旨?都是他这里先办着,事后一起补圣旨。
有的不必要圣旨的,就由徐公自己办了。
他这个大丞相可不是白做的。徐公平时都不用相印,只用自己的小印,照样行遍大梁无人敢违。
徐公先用“圣旨”挑几个大城的太守喝斥一番,再命人把司农和堂下大夫、郎官都请到徐家来。
徐家突然门庭若市,一堆大小官员乘车骑马,急匆匆地赶到徐家,黄昏了还有不少人往徐家赶,凤凰台上的人看到这熟悉的一幕,不免胆颤。
以前几十年里,这徐家就是这样。
凤凰台上不是朝廷,徐公家才是。
有机灵的能猜出来,都感叹还是徐公管用。
“必是因为这街上粮价的事。徐公要插手了。”
“真比陶然强出一座山去!整天跟一个妇人斗,斗来斗去还没斗赢,正事一件不做!”
第二天,司农就上表了,中心思想两个:今年大家都要饿肚子了,国库没钱了。
司农的表是对着空空如也的龙椅御座读的,读完,就把表递给了朝阳公主的人。
这些人也坐在御座下,可是他们虽然空有官职